近日在使用社區(qū)類網站的時候,發(fā)現現在社區(qū)關系鏈的存在很明顯的分為兩種模式,一種是由先認識后訪問,一種則是先訪問后認識。而且,對于任意一個社區(qū),他們的關系鏈只是而且也只能以一種方式為主導。
先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。
在農村,很多人生活在村子里面,在村子里面呢他們都是街坊鄰居,相互都熟識。某一天張三來李四家串門,李四很熱情也很習慣的招呼張三?墒侨绻粋村子之外的人忽然來到李四家,那李四就會很奇怪,他要想想為什么這個人會到我家來,來做什么,諸如此類的問題。如果這個人并無惡意或者有事相求,也許未來他們會發(fā)展成為現實的朋友。
農村的生活除了村子還有另外一個環(huán)境:集市,用戶在這里會購買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食量、日常用品等等。在集市上,人與人之間基本上不認識,相鄰擺攤的兩個人也不認識。張三擺了一個賣大米的攤位,李四趕集想買一些大米回家,于是就在米市上轉悠,也就看到了張三的攤位,兩人完成買賣后再也沒有聯系,不相認識。如果有一個張三的親戚或者朋友王五也來到張三的攤位,那么張三就會非常驚喜,因為在這里遇到一個認識的人很不容易。
現實生活中原本存在了這兩種模式。互聯網火熱的社區(qū),是現實生活轉移到互聯網的副本,都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互聯網模式。那么,這兩種模式在互聯網上的應用都有那些呢?
第一種模式:先認識后訪問。
騰訊的Qzone、msnspace,這兩者都是典型的先認識后訪問的模式。以Qzone為例,現在QQ用戶的好友大都是以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為基礎的(當然,有人會辯駁說QQ最初是加陌生人,交網友,我不辯駁。但是更為普遍的是現實生活的好友關系。),當張三在使用其社區(qū)產品時,發(fā)現自己的朋友李四更新了Qzone,則過去訪問,留下足跡等等。而如果張三跟李四本不認識,他們也便不相互關注,雖然騰訊提供了很多入口,比如最近訪客,隨機訪問等等。但是由于IM的使用模式決定了Qzone就是這樣的一個定位。
如下圖,我的Qzone最近訪客中全都是我現實生活中的朋友:
第二種模式:先訪問后認識(當然,訪問了也不一定認識)。
這種模式的主要代表就是現在比較普遍的沒有IM或者粘性較大的BSP,比如百度空間、新浪博客、和訊博客等等。以百度空間為例,百度空間所依靠的用戶體系是靠百度搜索引擎以及知道、貼吧積累起來的,而依靠這些的積累沒有形成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交際,就如我最前面的例子中描述的賣大米和買大米的關系那樣,非常脆弱。那些訪問我百度空間的人我基本上不認識,很多是通過朋友的鏈接或者搜索引擎過來的,訪問完以后他們就不會再來。這種形式是現在大部分BSP的模式。
當然,會有一些常來訪問的人,訪問多了,聊的開心了關系也就固定下來,也有可能轉化為現實的朋友關系,只是這種幾率比較低。
如下圖,是最近訪問過我空間的朋友,我?guī)缀跞徽J識:
仔細分析這兩種模式,它與我們現實生活并不完全一致。為什么呢?我們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要經歷這兩種狀態(tài),是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經歷,而現在這些BSP只是截取了現實生活的一種模式,并沒有將這兩種模式很好的結合起來。所以現在的狀況是:Qzone一直是幾個朋友在聊天,很難形成圈子;而百度空間上是一群陌生人在交流,關系鏈的粘度非常脆弱。
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我還沒有完全想清楚,以后再講,也歡迎大家一起評論分析。
不過我還要說一點,我覺得在復制現實生活模式上目前做的最好的應該算是校內,他們很好的處理了這兩種模式的關系,依靠與同學關系,再利用同學關系做推廣。雖然在表現上與其他BSP差異不大,可是在這種細節(jié)上,一點的差異就有可能決定用戶粘度強弱以及產品的成功與否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95time.cn/tech/site/2007/5005.asp
出處:藍色理想
責任編輯:moby
◎進入論壇網站綜合、網頁制作版塊參加討論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