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舉兩個例子折騰一下:
案例1. 下載任務遇到了問題。
用戶在開始下載一個任務的時候,會碰到幾個特別的問題,技術角度上,當用戶將下載請求提交給服務器后,從服務器反饋給用戶的情況有以下幾種:
初步來看,自然描述的情況下,客戶端會顯示以下幾種提示:
單純從表述角度看基本這樣反饋基本是自然的,但是根據(jù)具體的場景來看,其中前兩種反饋在客戶端的表現(xiàn)都是下載進度停止,需要用戶等待,而且用戶也只能等待等待, 而后兩種反饋在客戶端的表現(xiàn)都是下載失敗,需要用戶重啟任務或取消任務,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了,因為事件發(fā)生在服務器端。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考慮這些提示,在用戶看起來實際上只是遇到了同一種問題而已。 如果對用戶來說所能看到的和所能做的都一樣,并且雖然發(fā)生事件的原因不同但返回的結果基本類似,那么為什么還要給他那么多種反饋呢?于是我們把表現(xiàn)和處理一致的反饋進一步的歸并為更為概略的情況:
這樣一來,問題看起來變少了,世界也清凈了。對于正常的用戶來說,其實不需要去管后廚發(fā)生了什么大事件,只要知道魚沒有了就足夠做下一步?jīng)Q定了,因為這是預期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意外之一。 在這個例子中,原本的各種反饋都是自然的描述,都沒有錯,也沒有什么問題,但是事實上它們有些多余,甚至有可能好心辦壞事,說的太多反而容易讓用戶浮想聯(lián)翩,產(chǎn)生額外的預期,引發(fā)不必要的不安全感和多余的思考。將多個表現(xiàn)和處理一致的反饋以相同的,常見于預期的方式呈現(xiàn),可以減少用戶所遇到的事件種類,減少思維負擔!岸嗾f多錯”,這句話雖然比較灰色,不過這個例子里確是有些這樣的味道。自然任務原則把已經(jīng)是自然表述反饋進一步控制在用戶的預期之內(nèi),避免節(jié)外生枝。
出處:Tencent CDC Blog
責任編輯:bluehearts
上一頁 自然描述與自然任務 [1] 下一頁 自然描述與自然任務 [3]
|